最新消息
家庭醫生指中暑求診增加 工會倡列職業病
2022-07-25
本港連續多日天氣酷熱,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,近期因中暑或輕微熱衰竭求診的個案增加,部分出現低燒及頭痛,誤以爲感染新冠病毒。
林永和在電台節目表示,當身體調節氣溫機制失效,體溫上升到40.5度以上,就可能會中暑,會出現心跳加速、血管膨脹、神智混亂,嚴重可以出現發炎,如處理不當,有6、7成機會死亡。
林永和提醒市民,一旦出現中暑現象,要盡快離開高溫環境並散熱、多喝水,又指長者的身體調節氣溫機制可能較差,應避免獨自行山。
勞聯:應將中暑列為職業病 勞聯副主席譚金蓮指,由6月起接獲多宗工友工作期間中暑的報告,包括園藝、物業管理、地盤及物流等行業,後遺症會影響工友日後工作能力,認為應將中暑列爲為職業病。
譚金蓮在電台節目表示,中暑是「無血工傷」,如工友中暑後無即時呈報工傷,在病徵消失後結案,通常不會獲得補償,又指工友難以證明不適是由工作環境所致,或有「炒散」工友為了繼續工作而不呈報,認爲勞工處的中暑工傷呈報個案數字是低估情況。
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在本台節目表示,由6月至今,一共發生最少5宗工友工作期間猝死個案,懷疑與炎熱天氣有關。
蕭倩文表示,有工友中暑或過勞死亡,但通常難以證明與酷熱天氣有關,勞工處調查後,大部分個案以死於「自身疾病」作結,工友家屬最終無法得到賠償,認爲政府應該修改《僱員補償條例》,加強保證戶外工作的工友。
雷雄德:行山事故路綫無遮蔽 市民切勿「揾命博」 近日出現多宗行山中暑事故。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表示,近日出現行山事故的地方,例如蚺蛇尖及鷄公嶺等行山路綫,都是途中無遮蔽地方,太陽直接照射,加上有大量上斜路段,能量消耗會比平日快,如無適當準備,會增加中暑風險。
雷雄德在電台節目表示,中年人士的風險較高,可能會於在能量消耗大時引發隱疾,提醒要多留意身體狀況,朋友之間互相照應,多在行山中段休息。
他又提醒市民要準備後備方案,不要「揾命博」,要懂得放棄,量力而爲。
拯溺工會指市民防曬意識低 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及發言人胡啟榮在電台節目,近日到沙灘消暑的市民增加,在有入場人數限制的公衆泳池,亦大排長龍。
胡啟榮指留意到有市民的防曬意識低,有人曬到通紅甚至灼傷,亦又有人喝酒,或有不適都下水,增加中暑風險,有機會在水中暈倒及遇溺。
胡啟榮提醒,在疫情下,有部分沙灘不對外開放,無救生員當值,市民要特別注意。
原文網址:
https://www.881903.com/news2/local/24497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