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議員批巴士公司「開天殺價」 運輸局:不會原封不動交行會
2023-03-17
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5間專營巴士公司加價申請。其中九巴申請加價9.5%,龍運巴士則申請加8.5%,城巴新巴則申請劃一加2元,城巴往返機場的路線車費,就申請調高50%,大嶼山巴士亦申請加價9.8%。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李碧茜指,會視乎疫情後巴士公司恢復情況,評估加價理據是否足夠,強調不會原封不動,將申請提交行政會議。
她又指,一直鼓勵巴士公司開源節流,政府豁免專營巴士政府隧道收費,將費用存入「專營巴士豁免隧道費基金」,亦是用於對沖車費加幅。 經民聯盧偉國表示,本港剛剛踏入疫後復常,中小企能夠生存至今已經「偷笑」,僱員更無可能向僱主追回疫情期間的減薪,巴士公司不應以疫情期間錄得虧損為由加價,建議觀察多半年,再作決定。西九新動力梁文廣指,難以接受申請加幅,批評是「開天殺價、落地還錢」。
實政圓桌田北辰指,巴士公司對上一次申請加價至今,累計通脹約是3.7%,但今次九巴申請加幅是通脹的兩倍半,城巴新巴申請加幅,亦達到通脹7倍,形容是人神共憤。他建議劃一加價機制,所有公共交通每年加價一次,幅度為通脹一半,並由政府用港鐵股息補貼。
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表示,理解巴士公司在鐵路系統擴張下,有需要加價才能生存,又指按目前的申請加幅,巴士公司不會達到准許回報率上限,即不會「賺到盡」。他説如果因為加幅超出市民負擔能力,就讓巴士公司繼續虧損,並非可行選項,建議政府利用港鐵分紅,補貼市民交通費用。選委界林筱魯指,政府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本港人口結構轉變,巴士公司未來財政壓力將會更大,期望當局有新政策工具應對。
運輸局:大部分專營巴士近年虧損 會審慎檢視加價申請 運輸及物流局的文件指出,受到新冠疫情影響、其他交通工具競爭劇烈,以及工資及燃料成本上升,大部分巴士專營權過去幾年均錄得虧損。
2020至2022年,專營巴士日均乘客人次跌至300萬至350萬,低於前十年的約380萬至400萬。
除了九巴在2020和2021年,分別錄得2.1億元和1.06億元盈利之外,2020至2021年度新巴虧損3690萬元,城巴所有路線和北大嶼山及機場巴士路線,分別虧損約1.2億元和1.05億元。 當局表示考慮加幅時,會確保巴士公司維持財務可持續性,以提供優質服務;同時顧及公眾負擔能力,會審慎檢視申請,如果認為申請加幅過高,會建議調低加價幅度,甚至拒絕申請。
原文網址:https://www.881903.com/news2/local/24795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