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消息
高層跟80後相處 要懂溝通分享 助定目標給予方向 引領下屬成長
2015-12-24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香港大都會人壽去年定下3年內聘請1,500位理財顧問,現時已聘到約500人,當中約七成為80後及90後。
身為80後的大都會人壽首席營銷業務主管黃瑞萍指,80後已漸成職場的主要勞動力,管理80後除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,更講求開明的管理手法外,強調分享與溝通。
金融機構往往給人冰冷的感覺,大都會人壽希望打破既有觀念,從硬件和軟件上建立安心,愉快的工作環境。
軟硬兼施 創愉快工作環境
黃瑞萍指出,透過開放式辦公室和年輕時尚的設計,從硬件上營造愉快的工作環境,打造「第二個家」。
硬件外,黃瑞萍也相當重視軟件的配合,就是「多元化和包容」(Diversity and Inclusion)。
該公司招聘人才不限經驗及背景,同時培訓員工包容不同文化。她指出:「有開心團隊才有開心客戶,金融保險業公司都着重追業績,但已不適用於現今的管理。需與同事定下人生目標,透過從事保險行業,提升個人資本與成長經歷,提高其能力,才能達到理想。」有見及此,公司推出「3個E行動」(見附表),鼓勵同事作多方面發展。
至於如何管理80後及90後同事,作為80後的黃瑞萍直言「無得管理」,認為「管」和「理」並不適用於管理80後及90後,反而是帶領他們一起成長和進步。
管理層忌以說教或訓示方式教導,應多分享以往的不同經驗,引導他們多思考,相比起以說教模式帶出道理,較能達到效果。
管理層角色 需建立領袖
黃瑞萍形容新一代管理層應「不似管理層」。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「走廊管理」(Hallway Management),簡單的閒聊,更能明白他們真實的想法,比在會議室開會更能激起創意。她亦期望可改變金融公司的「冰冷」、「沒有歡笑」和「表現導向」的形象,以鼓勵、持開放態度的方式與同事溝通。
作為管理層,她相信需與同事建立深厚關係是非常重要,以便有效改進同事的工作能力。「有好的關係即是『無關係』,所有『忠言』都變得不會很逆耳。」同時,作為管理層需給予同事「方向」,這對培養同事的個人質素和提高事業都很重要。她續說,管理層另一重要角色是「建立領袖」。
未曾經歷戰爭、貧窮的香港80後及90後,常被標籤「唔熬得」。她認為這雖是事實,但同時要明白,他們生於競爭非常激烈的經濟市場,在各方面都承受極大壓力,令他們鍛練出對抗逆境的能力,不能以「熬得」與否作出評論。她引用《提摩太前書4:12》:「不可叫人少看你年輕」,指出成為領袖不應被年齡所限,即使年輕也可以成為出色領袖。
來源 | http://www.ctgoodjobs.hk/news/高層跟80後相處-要懂溝通分享/8266718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