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消息
【打機出頭天】電競頂尖選手月入6萬
2016-06-15
打機終於有出頭天!近幾年興起電子競技,即達到競技層面的電子遊戲比賽,電競市場去年曾被估算值60億元。電競甚至在中國、美國和南韓等國家,已被列入體育項目。
「電子競技」就是玩家以電腦或電視遊戲比賽,當中以射擊、即時戰略及體育類型遊戲為主,例如《CS:GO》、《英雄聯盟》及《FIFA》等。歐美最先興起,之後到中韓迅速崛起,成立不同聯賽,而韓國更視為國家產業,加以扶持。全球電競觀眾也愈來愈多,從今年的2.56億人,預計三年後達到3.45億人。
月入高達6至10萬
歐美中韓等地區已極速開拓電競市場時,香港也有不少「機迷」,但可惜未能令社會接受「打機維生」的概念。同時,電競向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。當選手成功在大賽內證明自己,吸金能力變得相當高。不過,若是頂尖選手,香港電子競技行政總裁鍾培生稱,一批《英雄聯盟》頂尖選手,每人每月平均有6萬至7萬元收入,部份明星選手更高達10萬元。
選手收入模式與一般打工仔分別不大,月薪由所屬職業戰隊支付,薪酬水平視乎隊伍規模。隊伍每次贏得比賽獎金,要按一定比例與其他隊友、經理人及隊伍分享。據外國網站「E-Sport Earnings」統計,今年最高收入是《DOTA 2》職業選手「UNiVeRsE」,在51項賽事中贏得近1,500萬元獎金。選手也會在網上直播室如「Twitch」、「鬥魚」等,開設頻道直播打機,從中與直播平台,分享廣告費及觀眾捐獻,情况就如「YouTuber」。
周杰倫覷準電競商機 成立 J Team
藝人周杰倫都覷準電子競技的商機,在今年4月宣布投資逾千萬台幣,與《英雄聯盟》台港澳賽前世界冠軍隊伍TPA(Taipei Assassins)組成「杰藝文創」,並成立「J戰隊」,正式進軍電子競技產業,目標更是奪得《英雄聯盟》世界冠軍。
因現在的遊戲玩法改變,選手生命周期,亦不如過去般短暫,由以往單純比較反應、按掣速度外,變得更為着重戰術運用。就算選手年紀漸大,也不代表要退役,平均有10年選手生涯。不過,每日幾乎要訓練10小時或以上,惟近年遊戲更新速度越來越快,一旦該款遊戲被主流淘汰,就要另覓「金主」辦比賽。
- www.ecjobsonline.com/news/1452/【打機出頭天】電競頂尖選手月入6萬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