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水
時薪:
$50
$300以上
工時:
4小時
12小時以上
出糧方法
工作日期
日期:
工作年齡
工作地區
香港:
九龍:
新界:
離島:
熱門搜尋
炒散

Hotels

酒店
倉務員
侍應

現金出糧

派傳單
即日出現金
廚房
機場

現金

馬會
長炒
餐飲業
 最新消息
​80後「創意之都」追夢 創首飾品牌 放下香港刻板工作 柏林尋快樂理想
2016-06-29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你有過這樣的想法嗎?「在香港這個金融中心,人人都認為搵錢大晒、一定要買車買樓、有錢有名氣就是成功,追夢就是廢青傻仔。」這是旅居德國的80後香港設計師黎心平(Sibyl),對香港──她仍然視之為自己的家的看法。



本身在港從事平面設計的她,兩年多前隻身來到德國,「想看看這個世界」,發現人離鄉後不一定賤,在柏林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選為創意之都的德國名城,她有了自己的首飾品牌「SIBYLAI」,也遇到很多來自五湖四海、跟她一樣在尋夢的人。設計之都,原來也是個夢工場。



黎心平強調,自己在港時是一個專業的平面設計師,從沒嘗試發展其他新方向。因為每天工作至凌晨2至3點,翌日又再上班,根本沒精神和空間去開展其他項目。「『放膽試新事物』是香港沒辦法給予我的,在舒適圈,你不會想去試新事物。」



涉足首飾設計,的確不在她原定計劃之中,甚至乎,她來德國,本來就不是為了甚麼發展計劃,一如她在德國遇過的無數追夢者,「大家各有夢想,想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,而非很功利地要在這裏達到甚麼目的。我可能花光所有錢後便回香港,但我知道,我會增廣見聞和眼界。」



商業客戶 視設計為賺錢工具

故事要由幾年前講起。黎心平大學主修視覺傳意和平面設計,畢業後工作穩定,但不快樂,「生存、衣食住行沒問題,但我想要生活。」她去過歐洲和日本旅行,發覺當地人懂得真正欣賞「設計之美」,對比起自己每日接觸的商業客戶只視設計為賺錢工具、對設計師和創作人沒太多尊重,她感到了無意義,「我是一個專業設計師,應該做些更有意義的事去幫人和這個世界。錢從來不是推動我工作的最大動力。」



要幫世界,先要看一看這個世界。黎心平曾到荷蘭參加平面設計工作坊,對當地開明的社會氛圍念念不忘;跟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交流,亦令她知道世界很大──荷蘭,也不過是歐洲其中一國而已。



13年底,黎心平決定辭職參加工作假期,德國首都柏林,成了她的落腳地。在黎心平口中,「柏林集合了任性、藝術家脾氣、自由風格和開明思維」,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、藝術家、音樂人在此間發展,她想感受一下該處的創意和設計氛圍。且柏林生活指數較低,令她較有信心,在未能找到工作前,可以用「半旅遊」方式遊歷。



黎心平在德國的第一位僱主,是國際知名設計公司Edenspiekermann,公司內的設計師來自五湖四海,「當然心態會有不同,同事開OT會一手拿滑鼠一手拿啤酒,也不會做到凌晨2至3點。」



工作假期計劃規定,參加者不能於同一僱主受聘超過3個月。同時,在一年期的工作假期簽證完結前約莫3至4個月,黎心平已無法找到全職工作,「因為我的簽證就夠期,當地公司也不願意幫歐盟以外的人辦簽證。」若想以獨立人士、不從屬任何企業的情況下繼續留在德國,可申請一種專為自由工作者、藝術家而設的簽證,以獨立創作人的身份留德。



作品獲賞識 店家邀請合作

申請手續相當繁複兼篩選嚴格,且審批需時,「我等了足足半年,其間要拿着類似『行街紙』的居留證,不能工作(包括全職、兼職、接自由身工作)。」前途未明加上沒收入,黎心平閒時便造些首飾給自己戴。朋友鼓勵她將作品放上網或到市集擺檔出售幫補收入,結果反應不俗,更吸引到一些商戶主動邀請合作,將產品寄賣,「SIBYLAI」由是誕生。「現在很多人都不止着重產品設計,亦很重視創作人背後的故事和理念。」



旅居柏林,每天單單走在街上,已足夠讓黎心平吸收到創作養份,無數設計博物館和藝術館,由古代到當代再到前衞風格都有,「覺得自己很多事都不懂,願意謙恭學習、觀察,有好奇心跟人溝通和了解別人故事,也能鼓勵到自己。」她手上的簽證去到2018年,還未決定到時會繼續延長簽證抑或離開德國,「我沒想過不回香港。到我看夠、有能力帶些新東西給香港,就會回來。」



- https://www.ctgoodjobs.hk/news/80後-創意之都-追夢-創首飾品牌/845884325


會員登入
天氣
香港   
上次更新: 06:49
 
零散驟雨
26°C
今天
 
26°C
明天
 
25°C
04/27
 
26°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