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網購現飽和 實體店+科技助銷售
2016-07-09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環球零售市道欠佳,零售商為吸引消費者而攪盡腦汁。不少品牌都比過往更積極發展電子商貿。但有報告指出,電子商貿漸見飽和,要贏得消費者青睞,必須同時發展網購平台及實體店舖,並配合如室內定位以及VR(Virtual Reality,即虛擬實境)等技術,方能令零售品牌持續發展。
美國傳訊公司Walker Sands最近發表《Future of Retail 2016》調查報告,訪問逾1,400名消費者,了解他們平日的消費習慣,分析他們對零售業以及零售配合科技的看法。該調查已連續進行了3年,結果發現,網購愈來愈普遍,惟網購的頻率維持在固定水平,並未有太大增長。報告顯示,約三分一受訪者每周起碼上網購物1次,每周網購超過3次的受訪者數目與2015年調查的結果相若。
報告綜合受訪者意見後發現,除了買書及電子消費品會使用網上渠道外,購買食物、包裝消費品、衣飾及家庭用品時,都傾向去實體店。
定位技術增購買慾
報告又指出,實體店的吸引力仍然很大,建議零售商多花心思在實體店吸引顧客。而近年冒起的藍牙及Beacon等室內定位技術,都可有效提高顧客的消費意慾。調查中高達7成受訪者表示,接受店舖用室內定位技術追蹤自己的位置,並推送各種產品信息。超過5成受訪者希望零售商店透過定位技術推送優惠券,36%受訪者希望有產品預覽及得到額外的產品資訊。
雖然消費者歡迎定位科技,卻只有6%受訪者曾在零售店體驗室內定位技術。報告指出,目前大部分零售商均未採用室內定位技術,而根據BI Intelligence的數字顯示,去年美國規模較大的零售商中,配合室內定位技術帶來的零售銷售總額高達40億美元,2016年可望有10倍增長,反映該技術的市場發展空間仍然巨大。
除了室內定位技術,今年熱話的VR技術亦有望助零售商吸客。報告同時詢問受訪者對VR技術的看法,結果超過5成受訪者認為VR技術會影響他們的購物意向。約三分之一人表示,若店舖提供VR體驗,會更容易引起購買慾,或購買更多產品。綜合各類物品,約6成受訪者希望使用VR技術選購衣服,近6成半受訪者更對VR試身服務十分感興趣。
法國高檔消費品牌Christian Dior已推出自家的VR裝置Dior Eyes,讓逛店舖的顧客可以利用VR裝置觀看最新時裝展,提升用戶體驗。報告總結,VR技術目前仍在初期發展階段,市場上已有VR E-Commerce(V-Commerce)方案出現,有公司預料今年全球V-Commerce的市場規模可達4.3億美元。
- https://www.ctgoodjobs.hk/news/網購現飽和-實體店-科技助銷售/8480564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