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失敗太多 上班族亦「低動機」
2016-07-26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「低動機」徵狀不局限於中小學生,即使是在職或已婚人士,也有機會出現低動機的狀況;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推算,若16歲以上人士累積太多失敗經驗,因而影響學習及工作動機,需要1至2年的輔導治療,才能完全脫困。
大鬧客人 又曾工作間暈倒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張燕鈴指出,年輕人易失去動力讀書,上班族亦然。
曾有女大學生讀文科出身,礙於出路窄,決定選修會計,直至畢業後到銀行工作時,開始感到上班無意義,會大鬧客人,又曾在工作間突然暈倒。
輔導員介入後,才得知她對設計品牌有興趣,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,經過了4個月的輔導,令她挽回信心,嘗試踏出第一步,在網上售賣自己製作的珠鏈,逐步恢復動力。
張燕鈴形容,這是突發性的低動機個案,即使是高學歷,亦會對經濟、工作不滿足而影響動力。
此外,30歲以上人士都有機會出現低動機徵狀,張曾接觸一名已婚婦人,她抗拒上班,一開工就睡覺,只有丈夫在外工作,難以維持生計,需接受輔導治療。
究竟輔導治療期需時多久?張指出,16歲以上人士,因累積了不少失敗經驗,需要1至2年治療期才能找到目標。
「低動機有迹可尋,青年若遇到挫折,可回顧自己最漂亮的經驗,又或者與樂觀的朋友聊天!」張提醒年輕人,一旦身體出現很多突如其來的不適,就是警號,應馬上尋求協助。
張燕鈴又認為政府應進行這方面的本土研究,為教師進行培訓,及早介入低動機青年,避免問題惡化。
- https://www.ctgoodjobs.hk/news/失敗太多-上班族亦-低動機/8516577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