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「同事為什麼要陷害我?」心理學家這樣剖析職場關係
2016-09-09
他剛結束三個月的長假回到工作崗位。收到的第一則消息,竟是一手提拔的副手,從今以後將取代他的職務。而他被老闆指派帶領另一個沒人願意接手的部門。
他不能理解,為什麼自己為公司勞心勞力,卻不能受到老闆的青睞?再說,要不是自己的幫忙,部屬哪能爬到今天的位置?搶走他的工作簡直是忘恩負義!難以釋懷的他開始有意無意地散佈不利於前部屬的流言,搞得辦公室烏煙瘴氣...
這些辦公室內鬥的行徑,就像是連續劇才會出現的橋段。心理學中的經典理論「卡普曼戲劇三角」(Karpman Drama Triangle)就以戲劇的角度出發,對人際衝突有一套精闢的解釋。
理論中將人際互動區分為三種角色,分別是:迫害者、受害者與拯救者。這三個角色可能同時套用在一個人身上,以剛剛的故事主角來說,因為認定遭到部屬背叛,會先將對方設定為「迫害者」、自己則是「受害者」。
而他過往提拔部屬的情節,就像是個「拯救者」。因此當拯救者被迫害,成為了受害者,怎麼能不讓人憤怒呢?可是同時,在部屬腦海裡的故事卻可能是這樣的:在長官請假的時候幫忙代勞、累得要命,就是個「拯救者」,沒想到長官回公司後卻對自己加以迫害,真是令人心寒。
受害者也可能是迫害者
受害者最大的特徵,就是認定自己受了委屈。要是受害者傾向責備自身,便可能落入自我厭惡的情緒,並養成過度順從依賴的性格,從此難以脫離受害者的角色。
如果受害者傾向把錯誤推向外界,便有可能轉化為迫害者的角色,向他原本所認定的迫害者反擊。迫害者的特徵則是一口咬定他人的錯誤,並義正嚴詞想要給予懲罰。慾望迫害他人的想法,很有可能來自生活中其他的不滿因素,或自身被欺負的經驗。
迫害與受害常常是一體的兩面,如何循環完全取決於當事人如何界定自身與他人的角色。
拯救者的特徵是對於弱者(不一定為受害者)有出手相助的衝動,認為自己身負幫助對方的使命感。相較於迫害者與受害者,拯救者似乎是置身事外,並即時伸出援手的角色。但事實上,拯救者想拯救的,可能是他自己。
拯救者在拯救別人的熱心義舉背後,展露的是掌控他人、踏進對方界線的控制欲。藉由扶助需要幫忙的人,來展現自身的優越,是許多人在扮演拯救者時無法自我察覺的潛藏心理。因此拯救者即使看似熱心助人,一旦他的優越性受到挑戰,便有可能因為內心的不平衡轉而迫害他人。
受害與拯救,可能都只是你的個人想像
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《為何上班這麼累?》中解釋:「戲劇三角的概念,就是說我們會在其中不斷變換角色,直到頭昏眼花為止。然而所有的『受害』與『迫害』,卻大多是自己想像出來的。」
這些悲情戲碼,都是由我們自己設定的角色所延伸。
三角理論的關鍵,就是一個「害」字。若是我們任由自己的角色變來換去而不自知,只會讓三角的輪迴越轉越快,最後彼此都狼狽不堪,每個人都是受害者。
如何脫離戲劇三角的惡性循環,其實不容易。若是你真的厭倦了人際關係中的負能量循環,不妨先從自己做起:無時無刻不觀察自己是否陷入某個角色之中,若有便要想盡辦法脫離。
想跳脫以上角色的束縛,「換位思考」會是一個有用的作法。除了釐清自己的角色會不會只是不必要的情緒反應,還要跨到對方的立場,想想對方的角色是否是自己盲目的心理投射。
以上班族他的情境來說:當他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時,應該先想想為何升遷的不是自己?是否自身有哪些缺失,或是老闆有另外的考量?
他變成迫害者後,則要設想他的部屬作為受害者是否罪有應得,讓一個被指派職位的人承擔所有責任合理嗎?並且要認知自己從受害轉迫害的過程,可能也會發生在前部屬身上。要是日後前部屬也轉過來迫害自己,彼此之間便永無寧日。
急著分出迫害者與受害者,是衝動與幼稚的表現,且會導致往後一連串的迫害循環。
拒絕為自己以及為他人套上任一個角色。無論別人是否正忙著把你當作受害者或迫害者,至少,這害來害去的循環能在你身上終止。
http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books/view/531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