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建築師轉戰時裝網購 助設計師突圍
2016-09-11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在時裝界,採購員(買手)對設計師的前途有很大影響,尤其是新晉設計師,就算有再好的設計,若得不到買手的青睞,路就很難走下去。
建築師出身的蔡健瑋,3年前曾於南豐集團負責活化荃灣紗廠項目,當上了時裝創意中心總監。對行業有一定認識後,萌生創立時裝網購平台iSTYLEUP,目的是讓新晉設計師直接連繫消費者。
社交商貿增設計師商機
建築與時裝看似沒有關係,但他認為兩者均對美感有追求。「建築師講求樓宇美感,對現時設計網頁介面,訓練以用家體驗行先的理念甚有幫助。」
「部分新晉設計師會參與時裝展接觸買家,而國際大品牌有買手到場買貨,多以市場需求先行。新晉設計師只能一直等待被買手看中,或是靠網店或寄賣,幾種出路都相當困難。」他續指,本港的時裝市場較小且租貴,港人又愛買外國品牌,快速時裝甚為流行,新晉設計師要發圍,困難重重。
他與拍檔去年1月創立網上平台,他負責一切與IT無關的職務,如營運業務、平面設計等,而拍檔則負責網頁程式等技術工作。
平台是採用社交商貿(Social commerce)的模式進行,他們到外地時裝展尋找設計師,邀請他們將設計擺上平台。「消費者買衣服之餘,可上載每日造型分享配襯方法,亦可與設計師及其他用家交流,成為一個時裝界的社交平台。」
平台的定位國際化,暫時只設有英文版本,網站目前搜羅約3,000件產品,當中有3成來自香港,其餘為歐美地區。平台亦有利用大數據,掌握用家心水設計、顏色等,再向其推介同類產品。
蔡健瑋指,負責挑選設計夥伴的同事,在時裝界工作多年,注重設計原創,產品售價由500元到幾千元不等,屬中高檔次。「部分人以為設計師產品只能在伸展台上穿着,事實不然,我們選擇產品時會考量其時尚度及是否易於日常配襯。」現時香港及外國會員各佔一半,以女性為主,佔約7至8成,年齡25到45歲。
港人鍾情於實體店「摸上手」的購買體驗,做網購平台會否較「輸蝕」?蔡健瑋亦發現此情況,計劃於中環辦期間限定店,增加曝光率。
擬於中環設實體限定店
他又表示,未來會提供個人化產品服務。「以往裁縫度身訂造恤衫西裝等,可說是衣服個人化的始祖,未來會將加入鞋履等不同衣飾產品。現時正研發應用程式,用家只需上傳腳部照片,程式就可分辨鞋的尺碼,用家不用擔心網購後尺碼大小不對的情況。」
- https://www.ctgoodjobs.hk/news/建築師轉戰時裝網購-助設計師突圍/8556732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