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新消息
「90後是這樣!」 或涉年齡騷擾 平機會:35%打工仔 曾遭年齡歧視
2016-01-10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本港職場出現兩極化年齡歧視, 平機會調查發現,逾三分一受訪打工仔曾遭年齡歧視,當中以20歲以下年輕人及50歲以上中年人士居多。平機會提醒,若標籤僱員為「90後」,或已涉「年齡騷擾」。
年齡騷擾是指因該人的年齡特徵而作出冒犯或侮辱,是騷擾行為的一種。平機會政策、研究及培訓總監朱崇文舉例,若僱主說:「你們這些90後,就是這樣子!」已有機會構成年齡騷擾。英國就有上司以「teenager」(青少年)及「kid」(小孩)形容18歲的下屬,而被控年齡歧視,並判罪成。
逾60歲及20歲以下 易遭歧視
平機會委託市場研究中心於2014年11月以電話訪問形式訪問401名在職人士,35%受訪者表示過去5年曾因年齡而在職場受到一項或多項歧視,最多是在相同職位得到較少報酬,佔18%;其次是失去升職機會和感到被視為架構重組的裁員目標,各佔14%。
現時香港無就年齡歧視立法,而根據調查,有35%受訪者認為香港職場年齡歧視問題嚴重或十分嚴重,78%受訪者認為60歲或以上的人士較易遭受歧視,亦有33%受訪者認為15至19歲人士易受年齡歧視。朱崇文指,研究結算與外國情況呼應,即年齡歧視通常針對較年輕(20歲以下)及年長(50歲以上)的人士。
他指,本港年齡歧視問題嚴重及兩極化,社會普遍認為年長人士「年紀大,機器壞」,工作上力有不逮;年輕員工則被標籤為不成熟和漫無目標。有僱主因不滿年輕員工只工作一段時間便離去,故不傾向聘用年輕員工。
招聘訂明所需經驗 避開年齡
朱坦言,要界定「年齡歧視」有一定困難,建議僱主在招聘人才時訂明所需經驗,避開年齡,因為經驗是一個合理要求。
來源 | www.ctgoodjobs.hk/news/90後是這樣-或涉年齡騷擾/827974957